发布时间:2022-04-12
政策级别:国家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创业创新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对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启动第八届大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通知》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介绍一下第八届大赛的总体背景情况
答:中国国际&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平台,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七年来,围绕&濒诲辩耻辞;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谤诲辩耻辞;的总体目标,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2022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大赛&濒诲辩耻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谤诲辩耻辞;活动大学生回信五周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总结经验、继往开来,落实国办《对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力以赴办好第八届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再拓新思路、再现新形象、再上新台阶,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第八届大赛总决赛将在重庆举行,请问有什么特殊考虑?
答: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对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去年9月,中央印发了专门文件。这是党中央对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市是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支点,是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重庆举办大赛,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中西部建功立业,进一步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力支撑中西部经济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人才振兴。
叁、本届大赛在进一步回归和突出育人本质上有哪些措施?
答: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届大赛将进一步回归和突出育人本质,引导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在评审规则设置方面,我们考虑将更突出教育导向,加大教育分值所占比重,&濒诲辩耻辞;引领教育&谤诲辩耻辞;将成为重要考察点。在评审过程中,我们将更加聚焦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成长与发展,对项目的创意过程、专业知识运用情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情况、学科交叉融合情况等进行多维度考察。
四、本届大赛如何支持更多在校大学生项目脱颖而出?
答:一是单设本科生参赛组别。在参赛规模最大的高教主赛道中,根据学生所处学习阶段,我们单独设置本科生参赛组别,让本科生集中在同一&濒诲辩耻辞;起跑线&谤诲辩耻辞;赛跑,充分反映本科生创新创业水平和成果。
二是强调在校生原始创新。取消原高教主赛道师生共创组,同时加强参赛项目真实性核查,让更多具有原始创新创意的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深度参赛,引导高校更加关注和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叁是提高本科生项目入围比例。适度提高本科生项目入围总决赛比例,让更多&濒诲辩耻辞;稚嫩&谤诲辩耻辞;而&濒诲辩耻辞;不平凡&谤诲辩耻辞;的本科生项目脱颖而出。
四是注重学生创业实效。关注大学生在创办公司中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度,体现&濒诲辩耻辞;真创业&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实创业&谤诲辩耻辞;。在本科生初创组和成长组中,明确项目负责人须为参赛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对负责人及团队的股权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
五、本届大赛与&濒诲辩耻辞;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谤诲辩耻辞;建设如何深度融合?
答:&濒诲辩耻辞;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谤诲辩耻辞;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新文化,本届大赛深度结合&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建设,带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变革。
一是高教主赛道按照&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分类。在高教主赛道中,本科生、研究生两大组别均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种类型报名参赛。
二是&濒诲辩耻辞;红旅&谤诲辩耻辞;活动通过&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赋能。以&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助力&濒诲辩耻辞;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谤诲辩耻辞;建设,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叁是产业命题赛道结合&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征题。要求公司围绕&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公司发展真实需求进行命题申报,真正让高校&濒诲辩耻辞;四新&谤诲辩耻辞;建设与产业实际连接起来,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
六、本届大赛正式设立产业命题赛道,在参赛条件及奖项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答:去年的第七届大赛,我们首次设置了产业命题赛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在总结上届大赛相关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对产业命题赛道的参赛对象、奖项数量进行了调整,旨在进一步搭好建强教育端与产业端的互通桥梁。
在参赛对象方面,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参赛,通过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同题共答、真题真做的方式,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公司发展需求,师生协同解决公司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
在奖项数量方面,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公司参赛热情,总奖项数有较大增长,由100项增加至300项。其中,金奖数由15项增至30项、银奖数由35项增至60项、铜奖数由50项增至210项。
教育部对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