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6
政策级别:国家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是在原《个体工商户条例》基础上,结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总体形势、问题困难和利益诉求起草的。《条例》制定过程中,部分删除了原《条例》对于个体工商户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的规定。对此有人认为,这会削弱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造成&濒诲辩耻辞;只放不管&谤诲辩耻辞;,使作为个体工商户&濒诲辩耻辞;主体法&谤诲辩耻辞;的《条例》缺乏完整性。实际上,对个体工商户需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监管并重,这在《条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濒诲辩耻辞;放管服&谤诲辩耻辞;改革的应有之义
&濒诲辩耻辞;放管服&谤诲辩耻辞;改革包括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叁个方面的内容。监管是准入的&濒诲辩耻辞;安全阀&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压舱石&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管&谤诲辩耻辞;的能力和成效决定了&濒诲辩耻辞;放&谤诲辩耻辞;的程度和效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优胜劣汰营造了良好环境,是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在内的各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实际上,对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在放宽准入的同时,政府部门都在通过信用监管、&濒诲辩耻辞;双随机、一公开&谤诲辩耻辞;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维护市场秩序,这也是对守法经营者的保护和支持。
二、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内容已在其他法规中充分体现
原《个体工商户条例》中对于监督管理的内容已被2022年3月实施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吸收和承接,不会出现法律真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统一了我国目前的3种市场主体类型(公司、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监管,充分整合了《个体工商户条例》原有的具体登记规则、标准、程序等规定,对相关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条款也作了吸收和调整,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从行政法规的协同性角度考虑,《条例》不宜再保留登记管理方面的内容。从立法经验看,同为&濒诲辩耻辞;主体法&谤诲辩耻辞;的《中小公司促进法》只设置了4条对于监督检查的内容,且均为原则性规定,但并不影响对中小公司的依法监管。
叁、《条例》对监管保留了原则性规定
作为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原则之一,《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持续深化&濒诲辩耻辞;放管服&谤诲辩耻辞;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扶持、加强引导、依法规范,促进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在第叁十四条中也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履行劳动用工、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定义务,明确了对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第叁十五条明确了个体工商户开展经营活动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政府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这些都是对于加强监管的规定。
综上,此次对个体工商户立法的调整,并不会弱化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反而使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个体工商户长远健康发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解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系列解读文章之二:我国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022-10-25【解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系列解读文章之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10-25【解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系列解读文章之一:《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出台意义重大
2022-10-26【解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系列解读文章之九:《条例》内容详解(四)——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和“个转企”
2022-10-26【解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系列解读文章之八:《条例》内容详解(叁)——个体工商户权益保护
2022-10-26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