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6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人才发展
为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有力支撑常州&濒诲辩耻辞;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谤诲辩耻辞;城市功能定位,市人社局组织编写了《常州市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5&尘诲补蝉丑;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濒诲辩耻辞;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谤诲辩耻辞;,并先后印发《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2024年12月,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政府办公厅下发《对于深化&濒诲辩耻辞;江苏工匠&谤诲辩耻辞;培育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指出要&濒诲辩耻辞;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协同推进示范高地&谤诲辩耻辞;。
在此基础上,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完善&濒诲辩耻辞;1028&谤诲辩耻辞;产业体系,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建强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提供强有力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市人社局组织编制《行动方案》,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包括主要目标、重点措施、组织保障叁个部分,期限为2025至2027年。
(一)主要目标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和2035年,主要实现2类目标。
到2027年,叁年新增超5万名高技能人才、16万名技能人才,至2027年末全市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均稳定在36%以上,将常州打造成高技能人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活高品质提升协同推进的示范高地。
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持续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常州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基本相适应。
(二)重点措施
《行动方案》提出了四大行动、14项主要措施。四大行动为: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提速行动、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提质行动、技能人才使用评价提效行动、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提优行动。
围绕四大行动,提出了14项主要措施。
1.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构建以行业公司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2.加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健全紧缺技能人才开放式培训机制,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强化高技能人才载体建设。积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重点推进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建设,多渠道多措施培养高技能人才。
4.强化高技能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濒诲辩耻辞;技能照亮前程&谤诲辩耻辞;培训行动、求学圆梦行动、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计划,在职业学校建立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常态化招生机制,提升年轻技能人才学历和技能。
5.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基础性作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常州市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探索建设高级技师学院,创新全日制培养高级技师,探索将省重点技师学院优势专业纳入中考提前批次招生。
6.推行&濒诲辩耻辞;技能+学历&谤诲辩耻辞;贯通培养模式。选择重点技师学校探索开展&濒诲辩耻辞;技能+学历&谤诲辩耻辞;贯通培养模式试点,试点技师学院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本科技师贯通培养,推动技工院校毕业生享受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
7.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级产业学院建设,试点建设技能型公司,引导&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实习实训、教师培养,开展公司新型学徒制等培训项目。
8.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引导公司设立技能、班组长、带徒等津贴。将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等重要因素。深入开展&濒诲辩耻辞;劳模工匠助企行&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千名技师进公司&谤诲辩耻辞;活动。
9.完善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濒诲辩耻辞;新八级工&谤诲辩耻辞;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形成以用人单位为主、第叁方院校评价机构为辅、第叁方社会评价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格局。
10.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健全以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为引领,全市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构建技能人才成长长效机制。
11.加强技能人才识育引留。实施&濒诲辩耻辞;青春留常&谤诲辩耻辞;计划,支持公司、职业学校从国内外积极引进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按规定享受&濒诲辩耻辞;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谤诲辩耻辞;。
12.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推进公司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机制,推广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国有公司在工资分配上要发挥向技能人才倾斜的示范作用。高技能人才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13.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建立以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公司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推荐优秀人才参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项目评选活动。
14.优化高技能人才服务。作为高层次人才&濒诲辩耻辞;爱国&尘颈诲诲辞迟;奋斗&尘颈诲诲辞迟;奉献&谤诲辩耻辞;主题教育重要对象,纳入市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名单,享受常州人才礼遇。纳入&濒诲辩耻辞;常州人力资源地图&谤诲辩耻辞;,举办专场招聘会。高技能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按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叁)组织保障
《行动方案》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宣传评估等叁方面举措。建立健全在党的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公司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优化就业补助资金使用,安排适当比例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技工教育,积极落实公司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持续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对于印发常州市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