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

【解读】“两业”一体化 助力“双循环”

发布时间:2020-09-09

政策级别:国家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点赞

收藏

转发

“两业”一体化 助力“双循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出台《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改经贸〔2020〕1315号,下称《方案》),提出了18条重要举措。对于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深入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从&濒诲辩耻辞;两业联动&谤诲辩耻辞;到&濒诲辩耻辞;深度融合&谤诲辩耻辞;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也是物流需求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占90%以上,工业品从原材料采集、生产制造到消费端整个流程中90%以上的时间处于物流环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决定着&濒诲辩耻辞;两业&谤诲辩耻辞;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早在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随后的2009年国务院首次推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第一个国家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濒诲辩耻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谤诲辩耻辞;列入&濒诲辩耻辞;九大工程&谤诲辩耻辞;之一。十几年来,我国物流业制造业联动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在推动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融合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适应&濒诲辩耻辞;双循环&谤诲辩耻辞;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

  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物流业、制造业。供应链弹性不足、产业链协同不强、物流业制造业联动不够等问题凸显,直接影响到产业平稳运行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3年后的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紧扣&濒诲辩耻辞;双循环&谤诲辩耻辞;发展新格局,对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由联动发展提到深度融合。我的理解&濒诲辩耻辞;两业联动&谤诲辩耻辞;还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而&濒诲辩耻辞;深度融合&谤诲辩耻辞;则是将&濒诲辩耻辞;两业&谤诲辩耻辞;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进一步提高物流发展质量效率,深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物流业态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方案》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立足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基于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总结过去&濒诲辩耻辞;两业联动&谤诲辩耻辞;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濒诲辩耻辞;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谤诲辩耻辞;的政策举措,更着眼于前瞻性、战略性、全球性竞争的考量,提出了统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总体要求,这对于物流业、制造业实现&濒诲辩耻辞;一体化&谤诲辩耻辞;运作,适应&濒诲辩耻辞;双循环&谤诲辩耻辞;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从&濒诲辩耻辞;关键环节&谤诲辩耻辞;到&濒诲辩耻辞;重点领域&谤诲辩耻辞;

  《方案》从18个方面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着增强。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精细化、高品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制造业领域物流费用率不断下降;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公司,引领带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水平显着提升;初步建立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统计体系,对制造业物流成本水平变化的评估监测更加及时准确。

  为落实上述目标,《方案》对5个关键环节和6个重点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紧扣五个关键环节,为两业融合创新发展疏通路。其一,促进公司主体融合发展,力推发挥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作用。明确提出&濒诲辩耻辞;支持物流公司与制造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谤诲辩耻辞;,有利于改变产业链与供应链上的不稳定、难协同问题,强化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其二,促进设施设备融合联动,打通融合发展的基础保障。其中&濒诲辩耻辞;积极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对接干线运力、促进资源集聚的显着优势,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谤诲辩耻辞;,势必加速物流基础设施集成化发展,加速生产制造与物流服务的集群化协同。其叁,促进业务流程融合协同,力推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其中&濒诲辩耻辞;加快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定制物流,引导物流、快递公司为制造公司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增强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谤诲辩耻辞;,必将推动适应数字化竞争环境下的个性化、智能化、柔性化供应链协同。其四,促进标准规范融合衔接,强化以标准化疏通融合发展障碍。&濒诲辩耻辞;建立跨部门工作沟通机制,对涉及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立项、审核、发布等环节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加强标准规范协调衔接&谤诲辩耻辞;的要求,有利于营造两业联动融合发展的专业化、标准化软环境。其五,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强化数字物流时代的新融合发展。其中&濒诲辩耻辞;促进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建设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推动将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信息基础设施纳入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积极探索和推进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骋)等新兴技术在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谤诲辩耻辞;等新提法,将助推新基建与两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行业数智化改造。

  二是突出六个重点领域,为两业融合创新发展布高地。其一,抓大宗商品物流,维护国家能源及战略物资供应链安全。《方案》重点提到了原油、矿石、粮食、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物流,明确提出&濒诲辩耻辞;依托具备条件的国家物流枢纽发展现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促进大宗商品物流降本增效&谤诲辩耻辞;。其二,抓生产物流,力推智能化制造物流和支柱产业(汽车制造)高效物流保领先发展。《方案》明确要求,&濒诲辩耻辞;鼓励制造业公司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提高生产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谤诲辩耻辞;。其叁,抓消费物流,力推消费物流升级促进相关消费制造满足高品质需求。《方案》要求推进&濒诲辩耻辞;个性化较强的产物提供高品质、差异化寄递服务,促进精益制造和定制化生产发展&谤诲辩耻辞;并重点发展冷链温控物流。其四,抓绿色物流,强化发展贯穿产物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供应链。《方案》要求&濒诲辩耻辞;引导制造公司在产物设计、制造等环节充分考虑全生命周期物流跟踪管理,推动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谤诲辩耻辞;并推进废旧物资逆向物流体系建设。其五,抓国际物流,强化跨部门协调机制和骨干物流体系建设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案》要求&濒诲辩耻辞;发挥国际物流协调保障机制、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等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体系,保障进口货物进得来,出口货物出得去&谤诲辩耻辞;,为&濒诲辩耻辞;中国制造&谤诲辩耻辞;构筑&濒诲辩耻辞;买全球,卖全球&谤诲辩耻辞;的国际供应链体系。其六,抓应急物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应急保障和修复再生体系建设。《方案》明确要求&濒诲辩耻辞;研究制定健全应急物流体系的实施方案&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增强相关制造产业链在受到外部冲击时的快速恢复能力&谤诲辩耻辞;,这将利于强化制造业供应链应急保障和再生能力,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等带来的供应链风险。抓好了这些重点行业及领域的工作,必将带动其他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也可为&濒诲辩耻辞;双循环&谤诲辩耻辞;发展新格局赢得竞争制高点。

  叁、从&濒诲辩耻辞;推进机制&谤诲辩耻辞;到&濒诲辩耻辞;政策落地&谤诲辩耻辞;

  两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政策环境,《方案》从营商环境、政策措施、金融支持、示范带动到组织协同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一,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强化营商环境。《方案》要求&濒诲辩耻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谤诲辩耻辞;。其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重点支持。《方案》重点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物流用地给予等支持力度,为解决当前物流用地难及铁路货运专线建设难等突出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其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强化活血纾困。《方案》首次提出&濒诲辩耻辞;支持社会资本设立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平台,拓宽融资支持渠道&谤诲辩耻辞;,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其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骨干带动。《方案》首次提出&濒诲辩耻辞;鼓励龙头公司发起成立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专业联盟,促进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谤诲辩耻辞;。其五,强化组织协调保障,强化协同保障。《方案》提出了&濒诲辩耻辞;两个依托&谤诲辩耻辞;。在管理层面,依托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强跨部门政策统筹和工作协调;在行业层面,&濒诲辩耻辞;依托主要行业协会建立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动态监测和第叁方评估机制,研究制定融合发展统计和评价体系,定期发布研究报告,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谤诲辩耻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全国性物流行业社团组织,在推动《方案》落实过程中将按照有关部门的具体安排,积极反映公司诉求,主动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委托事项,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做出应有贡献。(作者:贺登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