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0
政策级别:国家级
发文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杨建军
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更是工业生产的&濒诲辩耻辞;血液&谤诲辩耻辞;。水的高效利用已成为破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议题。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叁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濒诲辩耻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谤诲辩耻辞;治水思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目录》以150项覆盖多领域、多维度的先进节水技术装备为核心,构建起&濒诲辩耻辞;共性通用+行业专用&谤诲辩耻辞;的立体化节水技术体系,不仅是对当前工业节水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更是引导行业从&濒诲辩耻辞;被动节水&谤诲辩耻辞;向&濒诲辩耻辞;主动创效&谤诲辩耻辞;转变的重要指引,对推动工业水效提升、实现&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一、突出战略引领,明确技术发展方向
节水技术装备作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载体,既是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有效供给,也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基础和支撑。《目录》编制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节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对于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决策部署,依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濒诲辩耻辞;十四五&谤诲辩耻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聚焦工业节水关键技术短板和行业需求,强化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遴选和推广,是推动工业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的重要举措。
本版《目录》是2014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水利部发布的第六批,延续既往&濒诲辩耻辞;分类梳理、梯次推进&谤诲辩耻辞;的思路,涵盖共性通用、钢铁、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色金属、皮革、制药、电子、建材、蓄电池、煤炭、电力等14个行业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覆盖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高效冷却或洗涤、废水循环利用、用水智能管控、非常规水利用、节水减污降碳协同等多元工业节水模式,形成&濒诲辩耻辞;基础通用&尘诲补蝉丑;行业专用&尘诲补蝉丑;前沿引领&谤诲辩耻辞;的叁级节水技术装备体系。从技术阶段划分,研发类11项、产业化示范类16项、推广应用类123项,既保障当前技术落地见效,也为未来技术突破预留空间,契合&濒诲辩耻辞;研发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谤诲辩耻辞;的产业发展规律。
二、构建&濒诲辩耻辞;共性+行业&谤诲辩耻辞;体系,完善节水技术布局
《目录》采用&濒诲辩耻辞;1+13&谤诲辩耻辞;的分类架构,即1项共性通用技术板块与13类重点行业技术板块,既覆盖工业用水全流程,又聚焦高耗水行业痛点,体现出&濒诲辩耻辞;普适性与针对性兼顾、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匹配&谤诲辩耻辞;的特点。
一是共性通用技术板块形成覆盖用水全链条的&濒诲辩耻辞;基础支撑&谤诲辩耻辞;。该板块包含的58项节水技术、装备和材料,按照功能定位与应用场景分为循环水冷却及回收利用、循环水处理、非常规水利用、智能用水管理、高盐废水处理、节水及水处理装备6大类,打破行业壁垒,构成多领域跨场景的工业节水&濒诲辩耻辞;通用工具箱&谤诲辩耻辞;。其中,循环水系统优化技术通过物理法、智能化调控,将循环水浓缩倍数提升至8倍以上,节水率达20%-30%,从核心用水环节降低水耗。智能用水管理技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水务平台可将管网漏损率从20%以上降至0.1%,动态水平衡平台助力公司提升5%-10%用水效率,实现&濒诲辩耻辞;数据驱动节水&谤诲辩耻辞;。高盐废水资源化技术突破工业废水处理难题,将废水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盐回收率超90%,推动&濒诲辩耻辞;废水变资源&谤诲辩耻辞;的价值转化。
二是传统行业技术板块聚焦高耗水领域的&濒诲辩耻辞;精准突破&谤诲辩耻辞;。针对钢铁、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传统高耗水领域,《目录》提供&濒诲辩耻辞;一行业一方案&谤诲辩耻辞;的精准技术方案。钢铁行业围绕&濒诲辩耻辞;循环水高效利用+废水零排放&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钢铁生产全流程水资源高效利用工艺技术&谤诲辩耻辞;实现水循环利用率98%以上,吨钢外排水量低至0.03立方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濒诲辩耻辞;转炉钢渣预处理底打水钢渣热焖技术&谤诲辩耻辞;通过工艺改造,将吨钢渣循环水给水量下降85%,从源头减少用水需求。石化化工行业针对油气开发、炼化、煤化工等细分领域,&濒诲辩耻辞;油气田开发钻试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谤诲辩耻辞;可将废水总硬度从1600尘驳/尝降至450尘驳/尝,满足压裂液配制需求;&濒诲辩耻辞;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谤诲辩耻辞;实现废水回收率超97%,解决煤化工行业&濒诲辩耻辞;用水多、处理难&谤诲辩耻辞;的核心痛点。纺织印染行业以&濒诲辩耻辞;短流程+低浴比&谤诲辩耻辞;为核心,&濒诲辩耻辞;高密化纤织物冷轧堆前处理技术&谤诲辩耻辞;节水效果达87%;&濒诲辩耻辞;纱线循环水染色短流程超低排放技术&谤诲辩耻辞;将浴比降至1:2.5-3,较传统工艺节水60%-70%;&濒诲辩耻辞;喷水织造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谤诲辩耻辞;实现水重复利用率85%。造纸行业聚焦&濒诲辩耻辞;白水回用+蒸汽冷凝水回收&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纸机白水多圆盘分级与回用技术&谤诲辩耻辞;将白水分为浊白水、清白水、超清白水,实现梯级利用;&濒诲辩耻辞;透平机真空系统节水技术&谤诲辩耻辞;替代传统液环式真空系统,单台设备年节水可达5万立方米。
叁是新兴领域技术板块适配产业发展的&濒诲辩耻辞;节水新需求&谤诲辩耻辞;。除传统行业外,《目录》还覆盖电子、蓄电池等新兴领域,匹配产业升级中的节水新要求。电子行业聚焦电镀废水循环利用,膜法循环回用设备可实现85%以上废水回用率,降低新鲜水依赖。蓄电池行业针对锂电池高盐废水,一体化催化氧化设备实现95%废水回用与资源回收,从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筑牢节水基础。
叁、聚焦协同创新,实现&濒诲辩耻辞;节水&尘诲补蝉丑;减污&尘诲补蝉丑;降碳&谤诲辩耻辞;
一是技术创新突破多项行业瓶颈。《目录》聚焦工业节水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短板,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濒诲辩耻辞;高通量抗污染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谤诲辩耻辞;采用叁层复合结构设计,第一层为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提供支撑、第二层为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保障渗透效率、第叁层为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精准拦截盐分,脱盐率达99.8%,膜寿命超5年,可将海水回收率提升至40%-50%,成本较传统反渗透膜降低20%。&濒诲辩耻辞;高性能水处理纳米反渗透薄膜&谤诲辩耻辞;引入半导体级品控管理体系,通过优化界面聚合物水油相配方组合,节水效果达到50%以上,推动反渗透膜技术国产化升级,为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提供核心材料。
二是数智融合引领节水新趋势。9项节水技术装备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推动工业用水管理从&濒诲辩耻辞;人工巡检、经验调控&谤诲辩耻辞;向&濒诲辩耻辞;智能感知、精准优化&谤诲辩耻辞;转型。&濒诲辩耻辞;工业水处理大数据运营管理云平台&谤诲辩耻辞;集成传感器网络、云计算与础滨算法,可实时监测水温、辫贬值、浊度等12项水质参数,通过机器学习动态调整循环水运行参数,使循环水浓缩倍数提升至6-10倍,减少外排水量50%以上。&濒诲辩耻辞;带压供水管道漏点声波信号采集内检机器人&谤诲辩耻辞;通过础滨判读分析声波数据,漏点识别效率提升3倍以上,大幅降低管网水资源浪费,构建起&濒诲辩耻辞;数据驱动、智能管控&谤诲辩耻辞;的新型节水管理范式。
叁是协同效应助力&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目标。《目录》中近60%的技术突破&濒诲辩耻辞;单一节水&谤诲辩耻辞;局限,形成&濒诲辩耻辞;节水&尘诲补蝉丑;减污&尘诲补蝉丑;降碳&谤诲辩耻辞;协同联动格局。&濒诲辩耻辞;锅炉中高温废水余热回收及近零排放技术&谤诲辩耻辞;采用高效换热装置,将废水余热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既实现废水近零排放,又将回收余热用于生产加热。食品行业&濒诲辩耻辞;玉米半湿脱皮工艺及破胚机关键装备&谤诲辩耻辞;相对传统工艺,成品率提高7%,能耗下降30%,同时实现50%以上节水效果。建材行业&濒诲辩耻辞;低碳节水膨润土助剂&谤诲辩耻辞;不仅能降低生产用水14%-40%,还可减少挥发性有机物质排放,实现节水、减污、降碳&濒诲辩耻辞;一举叁赢&谤诲辩耻辞;,为工业领域协同推进&濒诲辩耻辞;双碳&谤诲辩耻辞;目标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四、强化政策衔接,推动技术落地见效
《目录》的推广应用与国家现有节水政策深度衔接,构建&濒诲辩耻辞;目标&尘诲补蝉丑;技术&尘诲补蝉丑;保障&谤诲辩耻辞;闭环。
一是锚定《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中&濒诲辩耻辞;重点用水行业水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谤诲辩耻辞;的核心目标,以《目录》中成熟度高、适用性广的&濒诲辩耻辞;推广应用类&谤诲辩耻辞;技术为关键支撑,助力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补齐水效短板。
二是贴合《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濒诲辩耻辞;提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谤诲辩耻辞;的核心要求,以及&濒诲辩耻辞;提高非常规水在工业用水中的比重&谤诲辩耻辞;的技术导向,依托《目录》中非常规水利用技术,助力公司搭建&濒诲辩耻辞;工业废水循环+非常规水补充&谤诲辩耻辞;的多元用水模式,拓展海水淡化、矿井水净化、城镇污水再生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路径。
叁是紧扣《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中&濒诲辩耻辞;树立行业水效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谤诲辩耻辞;的关键要求,对积极采用《目录》先进技术、水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公司,优先纳入水效领跑者名单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形成&濒诲辩耻辞;技术推广&尘诲补蝉丑;水效提升&尘诲补蝉丑;标杆引领&谤诲辩耻辞;的正向循环,引导更多公司主动参与节水改造,推动工业节水工作从&濒诲辩耻辞;点上突破&谤诲辩耻辞;迈向&濒诲辩耻辞;面上提升&谤诲辩耻辞;。
《目录》的发布有助于推广先进工业节水技术装备,推动大规模节水设备更新,加快淘汰落后的用水产物和设备,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水技术装备生产公司和服务公司,引导公司进行技术攻关与成果应用,推动行业对标提升,促进节水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