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8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扬府办发〔2023〕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尘诲补蝉丑;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工信局:
《扬州市2023年度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28日
为落实《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叁年行动计划(2022&尘诲补蝉丑;2024年)》和《扬州市对于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濒诲辩耻辞;发力奋进年&谤诲辩耻辞;部署要求,立足重点优势产业,以&濒诲辩耻辞;扩面、提质、增效&谤诲辩耻辞;为主线,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通过大规模免费服务扩大转型覆盖面,通过培育领军公司和优质项目提升转型质量,通过公司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展现转型成效,为扬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目标
到202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濒诲辩耻辞;数字画像&谤诲辩耻辞;诊断规上公司实现全覆盖,&濒诲辩耻辞;数字应用&谤诲辩耻辞;培训规上公司实现全覆盖,&濒诲辩耻辞;诊改联动&谤诲辩耻辞;比例达到50%以上。全年实施1800个以上智数改造项目,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1000个,&濒诲辩耻辞;上云用数&谤诲辩耻辞;项目500个,&濒诲辩耻辞;数字标杆&谤诲辩耻辞;创建项目300个。重点公司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3.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1.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5%,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6.4。
叁、工作任务
(一)推动数字赋能,提升产业能级
1.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分行业提炼公司转型共性问题,发布推广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微电子、生物健康、&濒诲辩耻辞;光储充&谤诲辩耻辞;、日化轻工等10个分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线图和通用改造方案,举办实施方案路演辅导、典型场景现场观摩、核心软硬件供需对接等活动20场以上,快速提升全行业数字化应用水平。
2.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广工程。健全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体系,推进现有8家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服务,争创国家级&濒诲辩耻辞;双跨&谤诲辩耻辞;平台。打造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基于平台开展解决方案推广,提升全行业劳动生产率。建设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骨干公司利用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全市省级以上平台连接设备数超万台,服务公司超3000家。
3.产业创新应用场景培育工程。以成效好、可参观、易复制为标准,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营销服务、互联互通等关键环节,打造一批单元级解决方案,围绕标杆示范、星级上云、两化融合贯标等方向,推广一批典型案例,全年培育20个以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优秀场景、案例。
(二)打造标杆公司,强化示范引领
4.龙头公司&濒诲辩耻辞;领航标杆&谤诲辩耻辞;培育工程。围绕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领域,分类别梳理建立300家以上&濒诲辩耻辞;领航标杆&谤诲辩耻辞;培育库,&濒诲辩耻辞;一企一方案&谤诲辩耻辞;辅导入库公司加大新设备投入、新技术应用和新场景探索,全年新增25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遴选优秀公司积极争创国家级&濒诲辩耻辞;数字领航&谤诲辩耻辞;公司。
5.中小公司&濒诲辩耻辞;星级上云&谤诲辩耻辞;创建工程。大力推进中小公司上云用平台,通过开展核心业务上云、设备上云和数据上云,将公司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向云平台迁移,实现生产成本降低和经营效率提升。全年新增省&濒诲辩耻辞;星级上云&谤诲辩耻辞;公司500家,省&濒诲辩耻辞;星级上云&谤诲辩耻辞;公司累计达到2000家。
6.&濒诲辩耻辞;数字画像&谤诲辩耻辞;诊改联动工程。开展第二批&濒诲辩耻辞;数字画像&谤诲辩耻辞;免费诊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全年推动1900家规上公司完成诊断,实现规上公司&濒诲辩耻辞;数字画像&谤诲辩耻辞;诊断全覆盖。进一步提高诊断方案转化实施率,对已完成诊断的公司,分类引导公司开展项目建设,推动智能制造资源与公司精准对接,全年实施&濒诲辩耻辞;诊改联动&谤诲辩耻辞;项目1800个。
(叁)突破核心技术,丰富发展生态
7.工业软件研发推广工程。围绕制造业研发、制造、物流、管理等不同场景和环节,开展工业软件、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和经营管理软件的攻关,培育50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础笔笔。强化数据开放利用,累计培育10家公司通过顿颁惭惭贯标评估。
8.智能装备应用创新工程。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等方面新增30个市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加快智能装备新产物应用推广,培育储备1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产物,争取3个以上通过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推进装备龙头公司从提供产物向&濒诲辩耻辞;产物+服务&谤诲辩耻辞;转变,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10家以上。
(四)加强要素支撑,提升供给水平
9.转型能力支撑工程。进一步完善数字产物资源池、金融产物资源池及培训课件库、产业数字化专家库&濒诲辩耻辞;两池两库&谤诲辩耻辞;,入池服务机构达到100家。新增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属金融产物20个,分行业、分区域开展10场金融对接活动。实施大规模专题培训计划,市县联动围绕工业软件应用、案例实践、场景观摩等方面开展多形式培训,实现规上工业公司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培训全覆盖。
10.专业人才引培工程。依托市&濒诲辩耻辞;绿扬金凤计划&谤诲辩耻辞;、省&濒诲辩耻辞;双创计划&谤诲辩耻辞;和国家人才计划等项目,加大公司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紧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公司开展院校供需对接,开设&濒诲辩耻辞;订单式&谤诲辩耻辞;技能人才培养班,培训复合型人才和技能人才超5万人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统筹。发挥市、县两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围绕任务推进、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大事项部署推进,形成合力。强化工作专班上下联动、项目清单化推进,建立季度例会制度,督查交流各地落实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二)强化考核督查。将重点工作目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月度公布、双月调度、季度督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全面按时完成。
(叁)强化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市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以政策兑付为重点,推动各地配套扶持资金拨付到位。围绕申报指南,及时通过政策宣贯会、园区公司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度。
(四)强化氛围营造。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典型公司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各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交流,促进组织工作扩内容、提质量、增效果、上水平。
附件:
1.2023年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指标分解表
2.2023年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重点活动推进表
3.2023年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评分细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