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

热点丨我省“中小公司服务月”将力争全年在线,纾困解难,呵护“专精特新”

发布时间:2022-06-06

次浏览

点赞

收藏

转发

刚刚过去的5月是全国“中小公司服务月”,我省各地将服务的关键词落在“纾困帮扶”与“专精特新”上,省市县叁级工信部门成立服务专员办125个,600多名服务专员深入千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公司,为公司纾困解难、出谋划策。

服务专员“随时在线”精准帮扶

行政审批中心、国土、规划、审图中心……最近,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专员王振华为辖区“专精特新”公司——无锡恒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调用地的各类审批事务忙得“连轴转”。“我们为公司做好申报、审批等协调、跑腿的工作,让公司腾出精力专心研发。”王振华告诉记者,该公司扎根商用车“尾气排放处理系统”这一细分领域,几年前刚入驻时才几十个人,如今员工已有几百人,年营收近10亿元。

“今年疫情反复,我们能体会到公司的难处,更希望在这个关键时期给公司带去信息、信心和信念。”王振华和园区的20多位服务专员手机不关机,随时在线,随叫随到。今年4月,他带领园区专员团队在短短几天内协调开发了“集中消杀间”,为园区公司采购的所有物料进行规范消杀,确保物资、物料安全、快速抵达流水线。

在江苏,像王振华这样的“专精特新”中小公司服务专员共有600多名。他们忙碌在全省近1500家相关公司,成为服务中小公司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

今年4月,我省出台了《对于实行“专精特新”中小公司服务专员制度的通知》。省工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服务专员作为惠企政策宣传员、公司诉求应答员、助企发展指导员,从公司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促企能力提升、护企权益保障等五方面提供针对性精准服务,帮助公司纾解难题。

近两年来,围绕公司管理水平提升、智改数转、创新能力提升等,我省开展“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活动,截至目前已帮助200多家公司找准“病根症结”,免费为公司“开良方、抓良药”,助力公司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金融活水持续浇灌创新之花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新,“专精特新”公司创新需求旺盛、研发成本提升,尤其需要拓宽融资通道。

省级“专精特新”公司——江苏图灵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大负载机器人”“小负载机器人”今年陆续上线,将为工业领域“智改数转”以及新零售下的“自主购物”提供技术支撑。副总经理刘鑫告诉记者,他们今年重点研发的50公斤大负载机器人,需要攻克机器人的响应速度、精度以及稳定性等很多技术难点,而每一项技术都要反复实验上万次。公司今年计划投入300万元用于研发,今年4月前后,这笔研发经费一度让公司十分犯愁。“当时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阻,我们很多产物都发不出去,也没办法及时收到货款。” 关键时刻,南通工信部门的服务专员将最新政策送到公司——对符合要求的“专精特新”公司给予全额再贷款支持,人民银行南通中支给予再贷款展期支持,还有近10%的补贴额度,“几天内300万元的低息信用贷款到位,及时补充了公司现金流,公司研发投入有了底气。”

今年3月,省促进中小公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公司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5月正式启动“路演环省行”——重点围绕“高端装备”产业链开展中小公司股权融资首场活动,共遴选组织13家高端装备公司参加,并邀请专家辅导。据悉,省工信部门还将组织开展更多行业领域的公司融资对接工作,帮助一批优质“专精特新”中小公司与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政策组合拳为公司“输血补气”

当前,各地积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举措,用政策“组合拳”为中小公司“输血补气”。

“南工大科技园为我们提供全流程科技孵化服务,助力公司从科技型小微公司成长为高新技术公司。”江苏中电科电气集团董事长尤祥深有感触地说,地方提供的公司成长辅导、科技政策申报、人才培养、产学研对接、市场化运作等支撑服务坚定了公司研发信心,尤其今年疫情期间,园区为集团在园区的3家公司减免了6个月房租。最近,尤祥多次参加南京浦口区政府组织的“公司政策公开课”,了解江苏对“专精特新”公司的多项惠企纾困政策。

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全省各地“对接会”不断为公司纾困,助力行业复苏——

扬州市工信部门最近牵头召开“专精特新”公司专场银企对接会。扬州市伏尔坎机械、金陵特涂、嘉和热系统等8家“专精特新”公司,现场分别与8家银行签订融资协议,累计金额超1.5亿元。

连云港市“中小公司服务月”的活动时间拉长至6月中旬,部分活动更将持续全年。连云港市促进中小公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当前已联动22家成员单位形成政策“组合拳”:连云港银保监分局联动市科技局,在全市开展科技型中小公司银企融资对接专项行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市税务局通过税费的“退、免、减、缓”等举措,加大对中小公司和服务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帮扶力度;市人社局举办“复工复产·稳岗惠企”等系列直播带岗活动,着力打通线上线下招聘渠道,为全市中小公司提供最优的招工引才服务;市信用办启动“信用修复助企行”专项行动,通过“线上+线下”专场行动对公司开展“一对一”信用修复辅导,全力提升公司信用水平。

常州市在中小公司服务月期间成立全省首家中小公司公益服务促进会,聚集省级以上中小公司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小微公司创业创新基地以及行业协会等59家优质服务资源,开展惠企公益服务活动,发布中小公司公共服务平台公益性、低收费服务项目清单,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和公司纾困解难。

另外,我省还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当前入库公司已接近1.5万家。截至目前,江苏累计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28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8家,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共1998家。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专门设立“专精特新发展”项目,累计支持1579个项目,支持资金达11.1亿元。

省工信厅副厅长石晓鹏表示,各地“中小公司服务月”将力争“全年在线”,确保主题分享与专场服务相结合,将重点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培育、税务风险控制及税收筹划、知识产权、战略管理、金融支持等专项公共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