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次浏览
点赞
收藏
转发
今年全市力争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2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公司60家以上。3月22日下午,市工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扬州市2023年专精特新公司培育方案》。市工信局副局长张云翔介绍,今年我市将通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建立完善“梯度培育”“成长赋能”“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四大体系,加大专精特新公司培育力度。
从2012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专精特新公司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其中重点支持公司6家)、22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公司、1123家创新型中小公司。据统计,去年全市268 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公司累计贡献了全市规模工业15%的开票销售和26%的入库税收,作为后备力量培育的1123家创新型中小公司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5.9%、入库税收同比增长11.2%,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为引领我市中小公司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更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前不久市工信局提请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扬州市2023年专精特新公司培育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完善协同促进的专精特新公司梯度培育、成长赋能、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四大体系,推动专精特新公司加快成为稳增长、促转型、强产业、铸品牌的关键力量。
——建立完善梯度培育体系。扩充完善优质公司培育库,遴选一批“种子公司”,“一企一册”建立培育档案,列出“锻长板”“补短板”清单,“一对一”制定提升计划,开展服务指导,力争今年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2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公司6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公司600家以上。
——建立完善成长赋能体系。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专精特新公司专项行动、产业生态赋强专精特新公司专项行动、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公司专项行动、金融赋力专精特新公司专项行动、人才赋技专精特新公司专项行动和质量品牌标准赋值专精特新公司专项行动,新增各级知识产权优势公司(示范公司)20家、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00项,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绿色领军公司3家等。
——集成优化政策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支持、投资基金支持力度,加强生产要素保障。落实好国家和省各项惠企政策,调整优化现有政策,在市级中小公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专精特新公司梯度培育;鼓励各县(市、区)、功能区设立专精特新公司奖补资金。
——巩固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线上专精特新公司培育服务平台、有效发挥服务专员作用、整合利用好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依托网上市中小微公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专精特新公司培育服务子平台,加强与省中小公司公共服务平台和“苏企通”平台的对接。根据公司需求进一步充实专精特新公司服务专员、金融顾问、科技顾问、质量总监等专员队伍,提供精准服务。加强市县两级服务力量建设,补充一批服务专员,覆盖至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公司、重点培育公司和上市后备公司。
《方案》提出,到今年年底,全市要培育形成12家以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28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公司—16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公司的发展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