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

工业“医生”诊断 公司降本增效 ——连云港市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17

次浏览

点赞

收藏

转发

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是指为解决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综合管理问题,问需于企,省中小公司发展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管理咨询机构,组成“工业医生”诊断专家组,联合市县公司服务中心进驻公司全面了解公司、诊断制约公司发展的问题点,从而“量身定做”给出公司全面改善提升的发展路径,帮助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公司“深度巡诊”的开展是政府主管部门对经济新常态下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帮助中小公司蓄积势能,引导公司从粗放型发展到“专精特新”发展,提升广大中小公司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一批制造业优质中小公司。在省统一指导下,连云港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优质中小公司深度巡诊,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巡诊基本流程

一是广泛征集需求。下发《对于开展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的通知》,收集公司需求。对收集到的公司需求,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逐一与公司沟通,全面了解公司需求,形成诊断计划。二是按需提供服务。根据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培育方向,优先选择重点行业的培育库公司开展巡诊。根据公司需求,分类别对公司精益生产与设备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供应链与品质管理等生产管理方面,开展优质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叁是确定巡诊方式。每家公司安排3名专家,组成巡诊小组,开展3天巡诊,活动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询问和现场评估等方式,发现公司经营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薄弱环节。诊断结束后,巡诊小组提供诊断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和具体整改方案,切实指导公司改善。四是开展生产评估。对标国际国内行业发展情况,围绕公司制造运营系统,构建由多个维度400多个标准指标形成的综合评价体系,现场开展公司生产制造系统综合评估,评价公司行业发展状况。五是梳理问题清单。通过现场调研,重点环节关键人员访谈等,结合公司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基础、流动制造、现场管理、效率管理等34个模块,全面梳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模块化问题清单。六是制定解决方案。围绕问题清单,聚焦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急点,重点回应公司关注的如何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如何优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如何维护设备改善产物质量、如何流程再造提升数字化水平等,给出具体可参考、可实施、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七是明确任务规划。我市开展优质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的公司年销售收入基本在1到5亿元之间,涵盖了“专精特新”各梯度公司。巡诊专家团队针对“专精特新”公司发展的重点、难点,找到影响公司发展瓶颈,针对问题点,开具发展“良方”,“一企一策”提出改进落地方案,并排出改进时间路线图,为公司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中长期改善发展规划。

二、建立省市县联动推进机制

一是省市县联动机制。为保障服务成效,在省中心的指导下,市中心发挥统筹本市资源作用,面向各县区、行业协会、相关处室广泛征集公司服务需求。县区中心发挥服务窗口作用,直接问需于企,承接服务进企。在叁级联动机制下,形成了一套连云港巡诊落地做法。二是服务资源联动机制。中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保持与巡诊专家、巡诊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的密切沟通,做好沟通互信,保障巡诊素材真实性和全面性、巡诊问题精准性、改进措施有效性、服务长效性、信息保密性。叁是持续服务联动机制。根植服务意识,持续跟踪公司巡诊情况,巡诊阶段性结束后,通过电话、调研等形式回访公司,对公司反馈的新问题,持续跟进服务,以服务“最小颗粒度”提升公司“最大满足感”。四是扩面推广联动机制。通过深度诊断,总结出本市公司在信息化水平、产能规划、5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反馈给相关公司、行业处室、其他涉企部门,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扩面提质。目前巡诊工作在连云港已扩充到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专精特新巡诊、政策巡诊、精益生产巡诊四类巡诊。五是品牌塑造联动机制。“一企多策”的精准服务模式在巡诊的公司中取得了服务成效,助力公司降本增效。通过总结提炼、宣传发动,推广提升,相关做法得到了公司的充分肯定,受到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关注,并在各类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已成为工信部门中小中心系统的实体化品牌服务,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叁、服务成效

(一)推进专精特新公司入库培育。注重将巡诊工作与专精特新梯度培育相结合,截止目前,已巡诊公司18家,其中1家公司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公司分别在北交所和上交所上市、3家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公司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公司。通过对申报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公司专项巡诊全覆盖,对部分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提升,形成了专精特新培育的服务生态,加速推动一批培育库公司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

(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通过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指导公司逐步改善生产、管理等,帮助公司规范管理制度,改善公司生产运营,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产物质量,促进公司降本增效,提升公司实际效益。

(叁)增强省市县“星级”服务平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巡诊服务,进一步强化省市县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市的示范带头作用,树立中小中心公司巡诊培育服务品牌,提升平台服务质量,扩大省市县公司发展服务中心联动服务影响力,促进服务机制可持续发展运行。

典型案例:

根据巡诊专家团队给出的《巡诊诊断报告》,公司明确改进内容及方法,按照《公司诊断管理改善任务单》的责任部门及改进时间安排,由易到难逐步实施改善方案,达到降本、增效、提质的改进作用,公司反馈效果良好。

案例1:江苏锐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轮胎生产公司配套助剂的新材料公司,该公司2023年被选树为省中小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标杆公司。通过公司高质量发展巡诊,员工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并通过机制推动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积极识别问题、寻找浪费、主动参与改善活动,激发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浓厚氛围,实际改善点比预期改善点增加了75%,人均生产效率增长32%以上,质量综合指标提升5%以上,设备运行综合效率提高25%左右,轮胎业务总体增长10%。

生产管理方面:根据笔惭颁的运行流程,梳理并从订单统计、产能评估、交期回复、生产计划、作业计划、跟踪调度等方面进行优化整改,打通了产销平衡的薄弱环节和工艺,大幅提升订单准交率。流动化管理方面:公司为流程型制造公司,针对巡诊提出的问题,新增包装流水线作业,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包装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包装的作业效率,提升整体产能。

案例2:江苏齐天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创新驱动型铁塔公司。该公司经过巡诊后,反馈“对公司触动很大,员工积极性更高了”。围绕提质增效,做了20项“小改小革”及5项“技术改造”。

板材制弯精度提升、镀锌振动器改进、管材存放工装制作、成品转运防护等“小改小革”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精细化,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激发了钢管车间、镀锌车间、铁塔车间等的工艺改进热情。同时,在生产线调整、设备增加等方面的“大改大造”整体推动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案例3:江苏润普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23年全省首家启动巡诊的公司。经过一年的持续改进,该公司开展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动制造管理、运行效率管理等6个大类的“润普行动”。

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布局,减少人员生产负荷;新增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数字化、无纸化管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高各环节工作效率;改善结晶系统实时监控,使产物颗粒度更加稳定,进一步提升产量。

案例4:江苏德邦多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生产磷酸盐产物的公司之一,产物畅销国内外。该公司高度重视巡诊服务,从集团和公司层面开展改进工作,并通过职能部门的主动认领持续改进巡诊指出的问题。根据经营战略,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及管理人员分工,强化战略重点部门的力量及资源;加强订单统一优化,精准调配生产进度,大幅提升订单准交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开展设备改造,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产物稳定性。

案例5:连云港天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巡诊后,公司高度重视巡诊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决定改变内部管理问题,先从老大难的仓库入手,前期经过努力,仓库账实准确率由85.77%提升至95.39%。其他方面,在工时统计、工时计件等都做了改善,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和运营效率,2023年,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

案例6:江苏奇星流体设备有限公司,从事纯化水处理设备、净化管道工程等产物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在市场占有率、组织管理效率和生产数字化管理方面面临瓶颈,巡诊团队提出构建胜任力测评模型和建设数字化测评体系方案,公司管理绩效明显提升,市场占有率由25%提高到30%,成为市场占有率全省第一,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公司。

案例7:江苏景泰玻璃有限公司经过巡诊,公司采用精细化生产,加强订单全过程品控,从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提升,完善公司运行机制、人才培育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业务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外贸占比由20%提高到35%,公司业绩实现了120.5%的高速增长,员工人数增长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