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

2021年衬衫、睡衣居家服产物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22-01-06

政策级别:国家级

发文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政策主题:监督管理

点赞

收藏

转发

2021年衬衫、睡衣居家服产物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衬衫、睡衣居家服产物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抽查概况。本次抽查在流通领域抽查检验了563家公司生产的566批次衬衫和睡衣居家服产物,发现72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7%,其中2批次衬衫涉嫌假冒,已交由公司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二)跟踪抽查情况。本次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公司5家,均未发现不合格。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衬衫不合格发现率为11.9%。本次抽查了17个省(区、市)291家公司生产的293批次产物,其中35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1.9%。重点对衬衫的甲醛含量、辫贬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甲醛含量、辫贬值、纤维含量。其中,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的有33批次,不合格批次数最多。本次抽查主要涉及广东、上海等产业集聚区公司,其中,产地为广东的产物抽查了118批次,检出17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4.4%;产地为上海的产物抽查了72批次,检出10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3.9%。最近3次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发现率分别为9.1%、6.7%、11.9%,其中,2019年为生产领域抽样,2018年和2021年为流通领域抽样。

图 衬衫产物近3次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二)睡衣居家服不合格发现率为13.6%。近年来首次在流通领域抽查睡衣居家服,本次抽查了18个省(区、市)272家公司生产的273批次产物,其中37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3.6%。重点对甲醛含量、辫贬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纤维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辫贬值、耐干摩擦色牢度。其中,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的有35批次,不合格批次数最多。本次抽查主要涉及广东、浙江等产业集聚区公司,产地为广东的产物抽查了154批次,检出23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4.9%;产地为浙江的产物抽查了21批次,检出3批次产物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4.3%。

  经技术机构分析,衬衫和睡衣居家服产物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公司对产物质量把控能力不足,生产工艺不完善或不稳定;二是公司对相关标准不熟悉,没有严格按标准要求对产物各个部位进行内部质量检验。具体到不合格项目来说,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纤维含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对纤维含量标识的国家标准不熟悉,没有在投料生产后或出厂销售前进行检验核实,仅按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进行标注,或者混淆了不同面料的纤维含量信息;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产物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使用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的面料;辫贬值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产物面料印染和后整理加工的工艺不当,未有效中和产物的酸碱度,或者是公司为节省成本,使用与标准规定有所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从而造成误判;耐干摩擦色牢度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染色工艺不当,未有效去除浮色或未进行必要的固色处理等;甲醛含量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可能对服装产物上各个部件,特别是领口等部位,采用了甲醛超标的整理助剂进行加工。

  叁、工作要求

  针对本次产物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强化抽查结果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物质量法》、《产物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做好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工作。依法查封、扣押不合格产物,责令不合格产物销售公司停止销售同一产物,全面清理、依法处置库存不合格产物;责令不合格产物生产公司停止生产销售同一产物,并明确整改要求,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组织复查。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将严重违法失信公司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公司名单管理。结果处理情况要及时录入别-颁蚕厂系统并报送总局,总局将强化跟踪督办,视情通报各地结果处理情况。

  (二)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将本次抽查不合格产物情况通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公司依法落实产物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公司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保障产物质量安全。

  (叁)加强质量技术帮扶。组织有关行业组织和技术机构,帮助公司深入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促进行业质量水平提高。

 

附件:2021年衬衫、睡衣居家服产物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物及公司名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