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盐城市科学技术局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创业创新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推动我市科技公司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孵化绩效,提升科技中小公司承载能力,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结合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濒诲辩耻辞;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分类推进&谤诲辩耻辞;原则,进一步聚焦科技公司主体培育,完善提升&濒诲辩耻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谤诲辩耻辞;孵化体系,加大科技型初创公司招引力度,提升科技公司孵育孵化成效,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全市孵化载体质效持续提升,每年新增省级以上孵化载体5家以上,新增在孵公司500家以上、毕业公司200家以上,在孵公司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公司评价占比2023年、2024年、2025年分别达60%、65%、70%。到2025年,省级以上孵化载体力争达100家,省级以上园区加速器建成达效,建成域外科创飞地30个,国家、省、市绩效评价优良率显着提高。
(一)实施延链强链行动
1、完善孵化链条。构建&濒诲辩耻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谤诲辩耻辞;科技公司孵化链条,向前后端延伸孵化服务功能,紧密链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创客多方协同,促进科技成果的创业转化速度,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化、多元化众创空间,到2025年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突破50家。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布局新建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孵化器、加速器,逐步打造专业孵化链条,为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兴力量。以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为主阵地推进孵化器、加速器建设,畅通&濒诲辩耻辞;孵化+加速&谤诲辩耻辞;渠道,到2025年,市级以上孵化器突破100家,每个省级以上园区建成1个以上建筑面积不低于15万平方米科技公司加速器。
2、促进多元发展。鼓励支持龙头公司、社会资本等社会化力量参与孵化载体建设,推进孵化载体建设模式多样化。重点推进悦达汽车科创园等孵化载体建设,引导龙头公司自建孵化载体或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面向中小公司开放技术资源和应用场景,建立大中小公司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孵化生态。支持驻盐高校依托自身学科特色,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学科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带动性强的大学科技园。支持盐城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支持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积极争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引导盐城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等聚焦第叁代半导体、虚拟现实、氢能等未来产业争创省级以上未来产业科技园。
3、突出专业导向。支持各县(市、区)结合产业基础和现实需求,依托公司、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等在细分产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搭建硬科技服务平台,为在孵公司提供研发、熟化、设计、测试、小试中试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孵化器搭建开放式服务平台,与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和专家导师开展深度合作,为科技公司提供高水平技术筛选、工业设计、管理咨询、供应链和产业链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支持孵化器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能够深度对接产业、服务特色鲜明、有口碑可持续发展的孵化器。
4、加强集群培育。围绕全市&濒诲辩耻辞;5+2&谤诲辩耻辞;战略性新兴产业、23条重点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加速方向,加强孵化链对产业链的融通集成作用,布局一批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孵化器、加速器,引进培育优秀创业项目和科技公司,大力推进以孵化链条为基础的产业孵化模式,促进产业孵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点推动盐城高新区、盐南高新区、盐城环保高新区、建湖高新区整合园区产业资源,围绕集成电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建设集聚一批孵化载体和专业服务机构,蕴养孵化服务生态,率先启动产业孵化集群建设,形成孵化载体集聚孵化效应,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产业培育新理念、新模式、新主体。
(二)实施质效提升行动
5、推动专业化运营。支持现有孵化载体&濒诲辩耻辞;以升促建&谤诲辩耻辞;,通过&濒诲辩耻辞;公办民营&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委托运营&谤诲辩耻辞;等模式完善运营机制,激活存量资源,优化低效项目,提升经营活力,推动孵化水平全面提档升级。支持各县(市、区)引入专业化第叁方运营机构,通过服务指导、新建共建孵化载体等多种合作形式,促进孵化载体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推进域外知名孵化载体在盐城设立分支机构,树立专业运营和增值服务高标准,示范带动我市孵化载体建设。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孵化载体力争达100家。
6、加速培育科技公司。协同推进科技招商,更好发挥孵化载体承载作用,支持孵化载体加强与高校院所、龙头公司、行业协会、优质孵化载体等合作,举办或参与各类科技招商、双创赛事、产学研合作等活动,加快集聚一批优质入孵公司,全市每年新增在孵科技公司500家以上。探索公司孵化与技术孵化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强孵化服务体系中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同步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关键节点公司培育。加大在孵公司高企培育力度,引导在孵公司对照高企认定条件开展对标提升,积极争创高企,在孵公司通过高企认定的数量每年持续增加。加强科技型中小公司评价入库与孵化器认定评价联动,提升孵化器在孵公司的科技含量,在孵公司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公司评价占比2023年、2024年、2025年分别达60%、65%、70%。
7、提升孵育服务能力。聚焦科技公司成长需求,推动现有孵化载体加强专业化服务团队建设,积极参加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创业孵化人员培训班等各类业务培训,组织更多载体管理服务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懂技术、会经营、有资源的成功创业者、优秀公司产物经理、经验丰富的技术经理人、资深创业导师、专家教授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参与孵化载体的建设与运营,跨越式推动我市孵化服务能力提升。升级创新创业导师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与孵化载体共同为在孵公司提供诊断辅导和咨询服务。鼓励孵化载体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专业机构建立紧密合作,打造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
(叁)实施区域协同行动
8、打造离岸孵化载体。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引导和规范全市离岸孵化载体建设。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联合市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打造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盐城离岸科创中心。鼓励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京津冀、长叁角、珠叁角等创新资源密集的地区,通过整合现有资产或通过自设、并购、控股、合作等多种方式设立离岸科创飞地。支持创新型领军公司、行业头部公司、高新技术公司以及重大科创载体以自建、参股等多种方式在域外设立科创飞地。
9、开展区域对接合作。积极鼓励我市孵化载体与骨干龙头公司开展对接交流,从大公司导入先进技术、设施设备、市场渠道等创新资源,向大公司提供优秀在孵公司以及创业辅导、活动组织等服务。加强我市孵化载体与高校院所交流合作,对接先进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和市场要素资源,以在孵公司创新创业为抓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孵化载体跨区域、跨领域交流,建立与全国优质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区的常态化联系渠道,探索搭建资源与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创业导师、技术成果、创投资本等要素互联互通。支持孵化载体参与长叁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推动技术和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加快培育创新型公司和产业集群。
10、探索国际孵化载体。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力引进相关领域国际知名品牌孵化机构,对接全球优质项目、高端人才、专业技术、创投资本等创新要素,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公司孵化器。依托&濒诲辩耻辞;一带一路&谤诲辩耻辞;等国家战略,借助全市重点孵化载体的国际资源网络,深化与国际知名高校、公司、孵化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孵化载体国际化水平。
(四)实施金融赋能行动
11、引导支持投孵联动。发挥市科创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鼓励创投资本&濒诲辩耻辞;投小、投早、投硬&谤诲辩耻辞;,引导&濒诲辩耻辞;耐心资本&谤诲辩耻辞;流向高质量科技成果,种子期、初创期以及高成长科技公司,建立引导基金、创投资本、孵化载体和被投公司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以基金招商方式促进项目和公司落户孵化载体。推动设立盐城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各县(市、区)探索设立创新引导基金,联合孵化载体运营主体合作设立天使资金、风险投资基金,以&濒诲辩耻辞;房东+股东&谤诲辩耻辞;模式推进孵化载体投资与孵化能力提升。
12、加大科技金融供给。持续开展科技金融进孵化载体活动,引导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与孵化载体的合作力度,开发创新金融产物和服务。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工具,开展股权、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等担保贷款业务。发挥市、县(市)两级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进一步放大&濒诲辩耻辞;苏科贷&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小微贷&谤诲辩耻辞;等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公司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建设科创金融服务驿站,强化孵化载体金融服务能力,为金融机构以及科技公司提供咨询、展示、洽谈的交流平台,到2025年,全市打造3个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创金融服务驿站。
(五)实施标杆打造行动
13、合理布局标杆孵化器。围绕&濒诲辩耻辞;5+2&谤诲辩耻辞;战略性新兴产业、23条重点产业链以及未来产业,依托高校院所、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因地制宜开展标杆孵化器布局,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制定标杆孵化器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建设效果评估,优先支持年度绩效评价优秀的孵化器争创省级标杆孵化器,到2025年,全市打造3个以上标杆孵化器。
14、促进标杆孵化器与园区&濒诲辩耻辞;同发展&谤诲辩耻辞;。引导标杆孵化器与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建立公司接力扶持机制,探索科技项目跨区域落户利益分享机制,协调促进更多基于硬科技成果转化的毕业公司优先到产业匹配度较高的园区落户,在全市域打造&濒诲辩耻辞;共享、共融、共赢&谤诲辩耻辞;的创新创业生态,满足科技公司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
15、探索建设虚拟标杆孵化器。通过&濒诲辩耻辞;柔性引才&谤诲辩耻辞;、飞地孵化等灵活合作方式,&濒诲辩耻辞;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谤诲辩耻辞;,集聚一批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科创人才、科技公司、创投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资源,支持常盐工业园、盐南高新区等重点园区结合科创飞地建设探索打造域外虚拟标杆孵化器。引导孵化载体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数字孵化,借助产业技术图谱、创业要素图谱、数字公司画像等工具,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提高孵化效率。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市、县、园区叁级联动推进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推进。组织开展孵化载体动态监测工作,加强对孵化载体建设与发展工作的跟踪和分析,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将孵化载体运营成效列入全市经济技术园区&濒诲辩耻辞;等级创建&谤诲辩耻辞;考核,形成合力推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绩效导向。修订《盐城市孵化器认定和考评办法》,聚焦入孵公司招引、在孵公司培育、毕业公司落地等重点环节,优化孵化载体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孵化载体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定期对孵化载体进行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实行奖优罚劣,对绩效评价优秀的孵化载体要推广经验,树立品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绩效评价不合格的孵化载体,进行限期整改直至降等、摘牌。
(叁)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盐城市《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盐政发﹝2021﹞19号)等文件中有关孵化载体的奖励事项。针对标杆孵化器、专业孵化器、科创飞地、国际孵化载体、科创金融服务驿站等建设进展情况及实际需求,推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和奖励措施。各县(市、区)结合自身产业和资源特色,制定出台针对性、差异化政策,与市级政策形成错位联动。积极营造支持孵化载体产业孵化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可复制的成功服务案例,引导孵化载体专业化、链条化、国际化高水平发展。
(四)注重交流协作。充分利用各类科技招商、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孵化载体广泛参与,增加孵化载体开展招引公司、资源对接的机会。发挥盐城市科技公司孵化器协会作用,促进我市孵化载体交流协作,研究出台我市科技公司孵化器服务规范和行业标准,提高科技公司孵化器行业的服务质量。发推动孵化载体积极参与域外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拓展引进科技公司、要素资源的渠道,切实提升孵化运行质效。
序号 |
指标 |
全市 |
东台市 |
建湖县 |
射阳县 |
阜宁县 |
滨海县 |
响水县 |
大丰区 |
盐都区 |
亭湖区 |
市开发区 |
盐南高新区 |
1 |
新增省级以上孵化载体 |
20 |
2 |
2 |
1 |
1 |
1 |
1 |
2 |
3 |
2 |
2 |
3 |
2 |
新增科创飞地数 |
30 |
3 |
2 |
2 |
2 |
2 |
2 |
3 |
4 |
3 |
2 |
5 |
3 |
年度新增在孵科技公司数 |
500以上 |
60 |
50 |
50 |
50 |
40 |
40 |
55 |
60 |
50 |
45 |
50 |
4 |
新增科技公司加速器数 |
14 |
1 |
2 |
2 |
1 |
1 |
1 |
2 |
1 |
1 |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