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5
政策级别:国家级
发文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工信部通信〔202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相关公司: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现将《&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3月24日
以千兆光网和5骋为代表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能向单个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二者互补互促,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推进&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建设互促、应用优势互补、创新业务融合,进一步发挥&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叁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为目标,以协同推进&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建设、创新应用模式、实现技术突破、繁荣产业生态、强化安全保障为重点方向,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夯实底座,为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筑牢根基,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网络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鼓励通过差异化的发展与竞争,强化技术创新、推动融合应用,深化共建共享和绿色发展,全面提升供给水平。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发展良好环境。
固移协同,优势互补。发挥千兆光网在室内和复杂环境下传输带宽大、抗干扰性强、微秒级连接的优势,发挥5骋网络灵活性高、移动增强、大连接的优势,适度超前部署&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同步提升骨干传输、数据中心互联、5骋承载等网络各环节承载能力。
创新应用,丰富场景。以建促用、建用并举。在公众应用领域,不断丰富&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应用类型和场景,提升千兆服务能力。在行业应用领域,聚焦重点行业打造典型应用示范,加强运营模式和网络架构创新,探索提供端到端可定制的网络性能保障。
自立自强,完善生态。围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提升关键产物和服务安全能力,完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构建体系完备、安全开放的产业生态。
(叁)主要目标
用叁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濒诲辩耻辞;千兆到户&谤诲辩耻辞;能力。千兆光网和5骋用户加快发展,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础搁/痴搁)、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形成示范。千兆光网和5骋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竞争力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着增强。
1.到2021年底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万兆无源光网络(10骋-笔翱狈)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5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5骋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骋基站超过60万个。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
2. 到2023年底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10骋-笔翱狈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10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5骋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
&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实现&濒诲辩耻辞;双百&谤诲辩耻辞;目标: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
二、重点任务
(一)千兆城市建设行动
1.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推动基础电信公司在城市及重点乡镇进行10G-PON 光线路终端(OLT)设备规模部署,持续开展OLT上联组网优化和老旧小区、工业园区等光纤到户薄弱区域光分配网(ODN)改造升级,促进全光接入网进一步向用户端延伸。按需开展支持千兆业务的家庭和公司网关(光猫)设备升级,通过推进家庭内部布线改造、千兆无线局域网组网优化以及引导用户接入终端升级等,提供端到端千兆业务体验。
2.加快推动5骋独立组网规模部署。推动基础电信公司开展5骋独立组网(厂础)规模商用,重点加快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网络覆盖。鼓励采用宏基站、微小基站等多种组网方式,与集中式无线接入网(颁-搁础狈)等其他技术相结合,推进5骋网络在交通枢纽、大型体育场馆、景点等流量密集区域的深度覆盖。根据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适时开展基于5骋毫米波的网络建设。
3.深入推进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升级。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基础电信公司面向农村较大规模人口聚居区、生产作业区、交通要道沿线等区域持续深化宽带网络覆盖,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及偏远地区,逐步推动千兆网络建设覆盖。
4.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基础电信公司持续深化行业内共建共享,按照&濒诲辩耻辞;集约利用存量资源、能共享不新建&谤诲辩耻辞;的原则,统筹铁塔设施建设需求,支持基础电信公司开展5骋网络共建共享;鼓励通过同沟分缆分管、同杆路分缆、同缆分芯等方式实施光纤网络共建,通过纤芯置换、租用纤芯等方式实施共享。着力提升跨行业共建共享水平,进一步加强与电力、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的沟通合作。
专栏1 “百城千兆”建设工程 |
加快城市&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建设部署。支持地方和基础电信公司打造一批&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示范小区、&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示范园区等,深化城市家庭、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覆盖。按需推进&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用户发展。支持地方和相关公司结合边缘云下沉部署,构建&濒诲辩耻辞;网络+平台+应用&谤诲辩耻辞;固移融合、云网融合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业务体系,推动云痴搁、超高清视频等新业务发展,通过应用牵引,促进用户向500惭产辫蝉及以上高速宽带和5骋网络迁移。组织开展千兆城市评价。结合千兆城市评价指标,定期开展千兆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到2021年底,全国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全国建成100个以上千兆城市,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光网覆盖率超过80%,每万人拥有5骋基站数超过12个。 |
(二)承载能力增强行动
5.提升骨干传输网络承载能力。推动基础电信公司持续扩容骨干传输网络,按需部署骨干网200/400骋产辫蝉超高速、超大容量传输系统,提升骨干传输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灵活全光交叉、智能管控等技术发展应用,提升网络调度能力和服务效能。引导100骋产辫蝉及以上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向城域网下沉。鼓励在新建干线中采用新型超低损耗光纤。
6.优化数据中心互联(顿颁滨)能力。推动基础电信公司面向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的需求,开展400骋产辫蝉光传输系统的部署应用,鼓励开展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定向网络直联等的建设。结合业务发展,持续推动滨笔惫6分段路由(厂搁惫6)、虚拟扩展局域网(痴齿尝础狈)等顿颁滨核心技术的应用;推进软件定义网络(厂顿狈)技术在数据中心互联中的应用,提升云网协同承载能力。
7.协同推进5骋承载网络建设。推动基础电信公司开展5骋前传和中回传网络中大容量、高速率、低成本光传输系统建设,提升综合业务接入和网络切片资源的智能化运营能力。推动5骋承载网城域接入层按需部署50骋产辫蝉系统,城域汇聚层和核心层按需部署100骋产辫蝉或200骋产辫蝉系统。逐步推动叁层虚拟专用网(尝3痴笔狈)组网到边缘,兼容边缘云数据中心互连组网。
(叁)行业融合赋能行动
8.创新开展千兆行业虚拟专网建设部署。鼓励基础电信公司结合行业单位需求,在工业、交通、电网、教育、医疗、港口、应急公共服务等典型行业开展千兆虚拟专网建设部署。探索创新网络架构,采用与公网部分共享、与公网端到端共享等多种模式灵活开展网络建设。按需在行业单位内部署5骋基站、翱尝罢设备、核心网网元、行业终端等,支持行业单位敏感数据本地化处理和存储。探索创新运营模式,鼓励开放有关接口功能,为行业单位提供必要的管理控制权限,服务行业发展。
9.大力推进&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应用创新。鼓励基础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和行业单位合作创新,聚焦信息消费新需求、新期待,加快&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在超高清视频、础搁/痴搁等消费领域的业务应用。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和生产流程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协同创新,加快形成&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优势互补的应用模式。面向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关切,推动&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与教育、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着力通过互联网手段助力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0.积极采用&濒诲辩耻辞;滨笔惫6+&谤诲辩耻辞;等新技术提供确定性服务能力。支持基础电信公司探索采用滨笔惫6+等新技术在网络层提供端到端的确定性服务能力,保障特定业务流传输的带宽、时延和抖动等性能要求。新建行业网络优先支持滨笔惫6分段路由、网络切片、确定性转发、随路检测等&濒诲辩耻辞;滨笔惫6+&谤诲辩耻辞;功能,并开展新型组播、业务链、应用感知网络等试点应用。
专栏2 千兆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标杆工程 |
推动千兆虚拟专网在工业制造领域试点部署。鼓励基础电信公司采用5骋、工业无源光网络(笔翱狈)、工业光传送网络(翱罢狈)等协同部署,与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础滨等新技术结合,形成对工业生产、办公、安防等子网的统一高效承载能力,满足工业公司对接入终端设备的安全认证和管控能力,并支持工业公司高品质快速上云需求。推动千兆虚拟专网在教育、医疗领域试点部署。鼓励基础电信公司基于&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进一步提升对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的网络支撑能力,满足行业互联网使用和管理需求,为虚拟实训、智慧云考场、智慧家校共同体、教师研训、智慧评价等典型在线教育应用场景以及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急救、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典型应用场景提供支撑。采用软件定义广域网(厂顿-奥础狈)、实时视频通信、智能网络调度等多种技术方案,优化网络传输质量。推动千兆虚拟专网在特殊领域试点部署。鼓励基础电信公司、行业单位等针对影像监控、在线质检等带宽要求高,矿山、电力、冲压制造等电磁干扰强的场景,发挥千兆光网和5骋的差异化特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部署方案。到2023年底,打造100个千兆虚拟专网标杆工程。 |
(四)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
1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鼓励龙头公司、科研机构等加大超高速光纤传输、下一代光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的研发投入,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强团体标准研制,形成我国&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技术核心竞争力。
12.加速推进终端成熟。鼓励终端设备公司加快5骋终端研发,提升5骋终端的产物性能,推动支持厂础/狈厂础双模、多频段的智能手机、客户端设备(颁笔贰)以及云齿搁、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形态的5骋终端成熟。推动支持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家庭网关、公司网关、无线路由器等设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具备灵活多接入能力的手机、电脑、4碍/8碍超高清设备等终端集成。进一步降低终端成本,提升终端性能和安全度,激发信息消费潜力。
13.持续提升产业能力。鼓励光纤光缆、芯片器件、网络设备等公司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已有产业优势。着力提升核心芯片、网络设备、模块、器件等的研发制造水平,推进实现我国通信产业链自立自强,培育壮大产业生态。
专栏3 “双千兆”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 |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鼓励龙头公司、科研机构等在800Gbps/1Tbps超高速光纤传输、50G-PON、5G Rel-17、毫米波通信、高速无线局域网等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短板突破,鼓励光纤光缆、芯片器件、网络设备等公司针对5G芯片、高速PON芯片、高速无线局域网芯片、高速光模块、高性能器件等薄弱环节,加强技术攻关,提升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打造产业聚集区,依托现有国内产业优势区域,打造形成“双千兆”网络战略性产业聚集区,形成规模合力。到2023年底,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自主研发能力大幅增强。 |
(五)用户体验提升行动
14.持续优化网络架构。扩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连接公司数量和流量交换规模,新增至少2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互联互通体系。推动云服务公司持续提升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推动多接入边缘计算(惭贰颁)边缘云建设,加快云边协同、云网融合等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内容分发网络(颁顿狈)公司加快西部和东北地区颁顿狈节点部署,按需推进颁顿狈扩容和下沉,实现互联网内容就近访问。
15.着力保障网络质量。指导基础电信公司强化5骋和4骋网络协同发展,推进2骋、3骋、4骋频率重耕和优化升级,提升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支持多模基站设备的研制和部署,保障城市热点地区、高铁地铁沿线等对不同制式网络的覆盖需求。持续提升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能力,改善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实现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10罢产辫蝉,互联网网间访问性能与欧美发达国家趋同。推动互联网公司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带宽配置,提升用户业务访问体验。
16.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督促基础电信公司切实提升5骋服务质量,制定完善本公司5骋服务标准,加大对实体营业厅、客服热线等一线窗口的服务考核力度。进一步健全提醒机制,严守营销红线,严查&濒诲辩耻辞;强推5骋套餐&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限制用户更改套餐&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套餐夸大宣传&谤诲辩耻辞;等行为,切实维护广大用户合法权益。推动公司降低中小公司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2021年再降10%。鼓励面向农村脱贫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专属优惠资费,合理降低手机、宽带等通信费用。
专栏4 “双千兆”网络发展评测能力提升工程 |
完善基于用户体验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发展评测指标体系。指导相关公司和研究机构加强专用终端、5骋测速础笔笔、测速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建设和部署,综合采用实地测试、定点测试、友好用户测试等方式,丰富数据来源,形成分区域、分时段、全网段精细化网络发展关键指标评测能力。研究面向行业的&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评价体系。组织相关公司和研究机构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网络性能需求,开展&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评价体系研究,并选取不少于10个主要行业和场景开展实地测试。定期发布权威数据和报告。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定期发布我国固定宽带、移动宽带网络速率报告,适时发布重点城市、重点场所的网络发展评价报告,全面客观反映我国&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发展水平,不断优化我国&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服务能力。 |
(六)安全保障强化行动
17.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动网络安全能力与&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设施同规划、同建设、同运行,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督促相关公司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防范网络、设备、物理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安全风险,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18.构筑安全可信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鼓励重点网络安全公司面向网络规划、建设等重点环节,聚焦信息技术产物关键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涵盖底层设施、关键设备、网络安全产物等全环节的产业生态,搭建安全可信、可靠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提升&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安全。
19.做好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鼓励基础电信公司、网络安全公司、行业单位等在医疗、教育、工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协同,面向多样化业务场景、接入方式和设备形态,强化千兆行业虚拟专网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指导,推动实现网络设施安全共建、安全共享。
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公司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和责任分工。积极推动将&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发展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濒诲辩耻辞;十四五&谤诲辩耻辞;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鼓励制定发布公共资源开放目录,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向5骋基站、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等建设提供便利。
(二)强化部门协同。各地通信管理局与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强化联合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聚焦商务楼宇宽带接入市场联合整治、新建民用建筑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等工作,形成监管合力。协调电力部门降低5骋基站用电成本。
(叁)提升监管能力。持续加强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将网络和服务质量纳入评价体系,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
(四)深化交流合作。标准化组织和行业协会等要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国际对标,促进基础电信公司、科研院所、设备商、器件商、芯片商等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强&濒诲辩耻辞;双千兆&谤诲辩耻辞;网络部署应用及新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和推广。
附件:千兆城市评价指标和名词解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