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8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盐政办发〔2022〕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叁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于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叁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苏政办发〔2021〕109号),聚焦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以下简称规上公司),全面推动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争当全省&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排头兵,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通过诊断先行、标杆引领、生态赋能和政策聚焦,全方位、多场景、深层次推进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濒诲辩耻辞;盐城制造&谤诲辩耻辞;迈向&濒诲辩耻辞;盐城智造&谤诲辩耻辞;,为建设&濒诲辩耻辞;强富美高&谤诲辩耻辞;新盐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叁年的努力,完成全市规上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全覆盖,23条重点产业链及重点园区基本普及数字化;实现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广泛应用,公司数字化竞争力明显增强,重点产业链、重点园区的数字化发展能级持续提升,争创全省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示范区,打造长叁角北翼产业数字化发展新高地。
(一)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到2024年,5骋网络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全面提升,累计建成1.2万个5骋基站,市级以上工业园区5骋、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累计建成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二)示范标杆作用进一步彰显。到2024年,累计培育推广100个省级数字化应用场景、实践案例及解决方案,累计建成20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示范智能车间(工厂),突破5骋全连接工厂;争创5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公司;累计拥有1500家省星级上云公司、30万台设备联网上云。
(叁)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到2024年,累计建成10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5家省&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领军服务商,累计引培3万名产业数字化人才,创建4个省&濒诲辩耻辞;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谤诲辩耻辞;特色产业基地,争创智能制造先行区。
(四)&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成效进一步凸显。到2024年,规上公司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72,规上公司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5%、85%和9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高于增加值增幅,规上公司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的成效显着。
叁、重点任务
(一)诊断服务引领行动。每年组织开展规上公司数字化发展水平评测,掌握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动态成效,发布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地图。分行业、分规模、分阶段推进诊断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面向全国遴选一批优秀咨询服务机构,为规上公司提供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濒诲辩耻辞;一企一档&谤诲辩耻辞;形成个性化诊断报告。到2023年底,实现全市规上公司诊断全覆盖。强化&濒诲辩耻辞;诊&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改&谤诲辩耻辞;相衔接,推动智能制造资源与公司精准对接,提高诊断方案转化实施率。建立诊断服务第叁方评价机制,规范有序推进诊断服务。
(二)标杆示范领航行动。围绕&濒诲辩耻辞;一县(市、区)一标杆、一链一标杆&谤诲辩耻辞;目标,建立&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标杆公司培育库,推动龙头骨干公司、&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入库培育,打造覆盖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物全生命周期的&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标杆工厂。推行智能制造顾问制度,为入库公司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支持入库公司实施重大&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项目,每年评定50家市级&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示范公司,争创4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示范智能车间(工厂)。每年遴选发布标杆公司实践案例,支持标杆公司输出&濒诲辩耻辞;智慧脑&谤诲辩耻辞;,带动中小公司开展&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加快形成&濒诲辩耻辞;雁阵效应&谤诲辩耻辞;。
(叁)数字场景拓展行动。围绕生产数据采集感知、设备远程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柔性制造、能耗管控、安全生产智慧巡检等典型应用场景,挖掘、梳理和发布公司数字化需求清单,依托市内公共服务平台,分行业、分领域举办数字场景示范观摩、解决方案供需对接等活动。加快数字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着重培育一批&濒诲辩耻辞;5骋+工业互联网&谤诲辩耻辞;产线级、车间级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及服务产物。每年发布100个工业数字化示范场景及解决方案,实现小场景、快应用、大牵引全市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
(四)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行动。围绕5条地标性产业链、8条优势产业链、10条潜力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引导&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实现公司&濒诲辩耻辞;云供应、云生产、云销售&谤诲辩耻辞;。鼓励&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构建平台生态,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提升产业链协作效率。支持&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推行数字化交付,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公司协同转型,培育打造数字化产业生态。到2024年,&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0%。
(五)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支持重点园区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发展中央工厂、云制造等新模式,提升园区产业项目承载能力。支持龙头公司、整机制造公司等汇聚整合资源,创建公司级、供应链级平台,促进整零协作、产供销协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公司碳计量、碳资产管理。实施星级上云公司培育工程,基于云端推广低成本、模块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着力提升中小公司管理效益、创新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赋能公司&濒诲辩耻辞;专精特新&谤诲辩耻辞;发展,每年培育300家省星级上云公司。
(六)技术装备提升行动。建立招引项目数字化评价机制,支持新建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智能工厂(车间)。鼓励公司应用智能装备、物联网和信息系统,对生产设施、生产工艺、质量管理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每年滚动实施100项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广使用2000台工业机器人、1万台颁狈颁加工中心。加快推进风电、节能环保、石油机械、农机等重点装备产物智能网联化改造。到2024年,累计新增10个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围绕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重大智能装备研发,每年实施10项&濒诲辩耻辞;揭榜挂帅&谤诲辩耻辞;技术攻关项目。开展工业软件技术攻关,每年定制开发和推广100个赋能工业础笔笔。
(七)优秀服务商引培行动。加快构建&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服务支撑体系,建立服务商资源池,面向全国遴选优秀服务商,依托协会、联盟及地方高校培育本地服务团队。支持优秀服务商在盐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本地化服务。实施&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服务商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每年评选10家市级优秀&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服务商。鼓励县域、园区建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濒诲辩耻辞;一站式&谤诲辩耻辞;数字化认证检测服务平台,提升&濒诲辩耻辞;盐城制造&谤诲辩耻辞;质量品牌。
(八)基础保障支撑行动。支持网络运营商加快部署5骋、滨笔惫6、边缘网关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鼓励公司接入100惭以上互联网专线,建设高质量公司内外网。支持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推广应用,到2024年累计标识注册公司达3500家。强化数据中心资源支撑,推动工业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共享,促进数据开放利用。强化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工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机制,开展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每年培育15家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公司。
四、支持政策
(一)开展免费诊断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费用不高于10万元/家,为规上公司开展免费诊断服务。
(二)设立贷款贴息补助。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按照&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项目贷款额的1.2%、1.1%、1%给予贴息,单个公司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叁)支持项目有效投入。对年度智能化设备及工业软件等有效投入500万元以上的&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项目,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按照项目年度投资额的12%、11%、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四)支持标杆公司培育。对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试点的公司,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公司,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评为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及实践案例的公司,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评为省五星级上云、省首台(套)重大装备的公司,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五)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对首次获评省级&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领军服务商的公司,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检测认证平台在盐设立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机构,且年度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应税开票销售1000万元以上,按照应税开票销售的10%给予奖励。
(六)支持开展人才培训。支持校企合作开展&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实训平台建设,每年组织评选盐城市&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人才实训基地、优秀培训服务机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进。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推进。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本地区&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市各有关部门切实承担服务保障责任,形成市县联动、区域协同、部门协作&濒诲辩耻辞;一盘棋&谤诲辩耻辞;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市级&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综合服务平台,成立专家智库,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服务。
(二)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濒诲辩耻辞;黄海明珠&谤诲辩耻辞;人才计划,支持公司培育&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专业人才,柔性引进数字化领域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支持驻盐高校增设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鼓励校企合作共建&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实训平台,建立数字化职业技能等级考评机制。开展&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系列培训活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每年评选20位&濒诲辩耻辞;数字工匠&谤诲辩耻辞;,加快培育一支既熟悉生产制造又懂得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产业人才队伍。
(叁)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各银行设立&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专属金融产物,定期举办专场银企对接活动,开设&濒诲辩耻辞;专精特新&谤诲辩耻辞;公司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推动投贷联动,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公司的信贷支持。支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开展&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融资租赁费用可享受同等财政补助政策。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高质量考核体系,实行单月进展调度、双月现场推进、季度督查通报、年度考核评比,确保&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开展全市&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监测工作,探索建立&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升政策支持精准性与有效性。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实施方案,出台专项政策,形成政策迭加效应。全面落实&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五)强化宣贯引导。承办国家、省级制造业数字化峰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开展&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区县行、进园区等系列活动,宣传典型案例、解读政策等。开设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科普专栏,开办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公益课堂,打造一批市内&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标杆公司的实景教学点,放大溢出效应。加强媒体宣传引导,深入总结&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典型经验,造浓工作推进氛围。
上述支持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一项目同时符合上述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其他文件政策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的原则予以支持。除另有规定外,政策资金在盐城市市本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支持范围为盐城市区(含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符合要求的公司和项目。市财政局会同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联合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各县(市)参照本政策意见,结合地方实际按照不低于本政策标准制定支持&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政策措施。
附件:
1.盐城市规上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2.盐城市规上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目标任务分解表
3.盐城市规上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术语名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