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9
政策级别:省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化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叁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了今后叁年我省推动&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叁年的努力,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着提升,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显着壮大,制造业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到2024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高于增加值增幅;重点公司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
二、重点任务
大力实施&濒诲辩耻辞;十大工程&谤诲辩耻辞;,推动&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各项任务加快落地落实。
一是龙头骨干公司引领工程。对标世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公司开展集成应用创新,每年认定一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骋全连接工厂,加快形成&濒诲辩耻辞;一行业一标杆&谤诲辩耻辞;。
二是中小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推进工程。加快建设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中小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云服务平台,省、市、县对规上中小工业公司协同开展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服务,推行智能制造顾问制度,帮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叁是产业链&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升级工程。支持&濒诲辩耻辞;链主&谤诲辩耻辞;公司基于产业链协作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配送等应用。推行数字化交付,带动上下游公司数字化协作和精准对接。
四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支持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每年新认定10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0个&濒诲辩耻辞;5骋+工业互联网&谤诲辩耻辞;融合应用项目,20个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
五是领军服务商培育工程。分类制定标准,遴选建立全省&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生态资源池。建立服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考核优秀的服务商给予支持。
六是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应用工程。支持围绕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需求开展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物研发和解决方案集成。发布首版次工业软件应用推广指导目录,鼓励制造业公司运用目录和清单内软件产物推进&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
七是智能硬件和装备攻坚工程。分行业梳理智能硬件和装备供给短板,支持公司研发智能制造设备,每年认定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20个以上。
八是工业互联网支撑工程。组织制造业公司与网络运营商对接合作,加快改造公司内网,推动公司外网建设。优化全省数据中心布局,支持公司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数字运营中心。
九是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工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制度。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信息共享与应急服务协同保障平台,培育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公司。
十是优秀解决方案推广工程。总结提炼&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经验做法,每年征集和遴选100个应用场景、100个实践案例。开展各类供需对接活动,加大优秀方案和实践案例的宣传推广。
叁、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统筹。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成立av中文字幕高清中字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战略咨询工作专家组。各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本地区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公司&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省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补助,形成政策迭加效应。
(叁)强化人才支撑。聚焦&濒诲辩耻辞;高精尖缺&谤诲辩耻辞;引进&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人才培养试点,培养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卓越工程师及青年科技人才,以及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四)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物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公司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开展&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融资租赁费用可享受同等财政补助政策。
(五)实施跟踪监测。探索建立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省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监测工作。
(六)营造良好环境。开展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环省行、区县行、进园区等活动,宣传制造业&濒诲辩耻辞;智改数转&谤诲辩耻辞;典型案例、解读相关政策,扩大示范带动效应。